胆固醇是体内的一种脂质,有脂肪酸酯化的结合型和分离的游离型两种,合称为总胆固醇。胆固醇在血管的强化和维持上担任重要的任务。另外它也是制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胆汁酸的材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如果胆固醇太多,就会造成动脉硬化等疾病。
【正常值】
成人:2.86~5.98mmol/L。
儿童: 3.12~5.2mmol/L。
【正常波动范围】
1、年龄和性别:70岁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但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
2、饮食: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高热量饮食可导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3、其他: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运动可导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总胆固醇增高时可能的疾病
1、遗传及心血管疾病: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等。
2、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等。
3、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4、肝胆疾病:肝肾综合征、胆结石、胆总管阻塞、胰头癌等。
胆固醇增高时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排除生理因素,并配合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胆固醇增高的患者应当以素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植物油及水果;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走路不宜过快;脚部应当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剪平趾甲,避免创伤,防止感染,穿合适的鞋、袜;绝对需要戒烟,要知道吸烟能明显加重病情。
2.由于胆石症而导致胆固醇增高的胆石症患者切忌暴饮(酒)暴食,尽量少食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少食油炸类食品,少荤多素;不要饱一顿饿一顿,应定时饮食,否则会导致胆管功能紊乱;不宜做剧烈蹦跳动作、长距离跑步、久坐长途车和飞机等。因为震荡容易使胆石频繁移位,从而引起急性发作。

胆固醇降低时可能的疾病
1、严重肝病: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等疾病会使肝脏合成胆固醇能力下降。
2、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或缺铁性贫血会导致骨髓合成胆固醇能力下降。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导致胆固醇分解加速。
4、其他:长期素食、严重营养不良可导致胆固醇摄入不足。
胆固醇降低时该怎么办
肝病患者要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要知道,经常锻炼是护肝最好的办法。锻炼不仅可促进血流通畅,使肝有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而且可加速新陈代谢,起到保肝作用。
贫血患者要尽量避免偏食的现象,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2及叶酸的食物,如肝、肾、瘦肉、奶蛋类、扁豆、深绿色蔬菜或柠檬、香瓜、甜瓜等水果。此外平常应当多注意胃肠方面的健康,千万不要暴饮暴食,加重肠部的负荷。
血清总胆固醇减低时,还应注意加强营养,防止营养不良。
医生忠告
膳食胆固醇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是多种因素同时参与。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的方法使所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达到理想水平。此外,由于膳食胆固醇摄入的减少可部分地体内合成来补偿。因此,要使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还需同时采取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措施。
专家提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 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达1.6亿。然而,人们对高血脂的治疗远不如对高血压、高血糖那样积极和重视。调查发现,需要进行降脂治疗的目标人群中,仅有大约一半人群接受过降脂治疗,在接受治疗的人群中,又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达到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