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预约电话
咨询热线: 022-81739423

天津河东医院体检中心专注天津各个企事业单位的健康体检、胃肠镜体检、入职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 欢迎您来电咨询咨询电话:022-81739423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老年人应避免多重用药风险

浏览: 作者:杨健康 来源:天津体检中心 时间:2023-02-16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一般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7%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10%以上,就可以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了。截至2021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到2050年,每3人中就将有1个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减少药物损害、药源性疾病给老年人带来的健康威胁。

  多重用药的危害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机体器官和系统功能减退,各种生理调节功能降低,对药物反应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减弱。机体功能减退会引起多种慢性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因此,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的现象。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常识相对缺乏,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而且求医心切、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什么是多重用药呢?一般认为口服药用药种类大于等于5种,即为多重用药。有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服药9.1种,这还不包括患者自行服用的保健品。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风险,可能导致老年人药源性疾病、营养不良、骨折、老年综合征等不良后果,还增加了“处方瀑布"的可能性。

  什么是"处方瀑布"呢?举个例子︰有些老年人吃了二甲双胍后会出现腹泻症状,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症状是由药物引起的,于是就加用了止泻药;止泻药吃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便秘,于是又加用了通便药,如此反复,造成药物越加越多,形成恶性循环。现在"处方瀑布"的现象越来越严峻。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逐年升高。因此,关注老年人用药安全,避免多重用药的风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年人自己也要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才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药1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第一,受益原则。有明确用药指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大于1,同时选择疗效确切而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对已经诊断明确的疾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用药,绝不可自作主张。不要轻信广告宣传,更不要轻信江湖医生的祖传秘方而盲目用药。

  第二,5种药物原则。它是指联合用药尽量不超过5种。联合用药品种越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越高。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以下的药品,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采用多种药物治疗,不仅容易降低依从性,还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当用药超过5种时,就应考虑药物的必要性、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执行5种药物原则时应注意,了解药物的局限性,抓主要矛盾,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减少和控制服用所谓的“保健药""补药"。

  第三,小剂量原则。老年人肝肾功能多有不同程度减退或合并有多器官严重疾病,对药物耐受性低。因此,用药需要因人而异,力求用最少的药物种类和最低的药物剂量来解决问题。

  老年人用药剂量方面有三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用药剂量低于成年人常用剂量,尤其是肝素、华法林、阿米替林、地高辛.庆大霉素等药物。(2)与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同的药物,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消化酶类药物。(3)比成年人用药剂量大的药物,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是存在的,如褪黑素的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总之,大多数情况下,老年人都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中国药典》规定为老年人用药量为成人的3/4。一般来说,起始剂量多为成人量的1/2~3/4,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直至疗效满意而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止。只有把药量掌握在最低有效量,才是老年人的最佳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剂量的确定要遵守剂量个体化原则。

  第四,择时原则。即根据疾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择时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均有各自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时间,按规律给药可以事半功倍。洋地黄、胰岛素在凌晨4:00~ 6:00给药,其效果明显;皮质激素在上午6:00~ 8:00给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有些铁剂、抗生素、抗肿瘤药,对胃肠道刺激较大,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胃肠不适;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止痛药、降糖药、利胆药等药物则要在饭前服用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第五,暂停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病情的加重,前者应停药,后者应加药。暂停用药是最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若停药后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是药物不良反应。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数天至3周内消失。

  第六,及时停药原则。药物吃了一段时间后要不要停﹖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有这个疑惑。准确地说,这个问题分三种情况:(1)立即停药不能等: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疼痛时使用的去痛片、发热时使用的解热药、失眠时使用的安眠药等,一般均在症状发作时使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2)缓慢停药不能急:有些疾病病情复杂,治愈后容易复发,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在治愈后,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均要做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3)长期服药不能停︰对于一些庆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及精神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用药只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即用药后能减轻症状,但是一旦停药,症状又会恢复。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生服药。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应自作主张,随意停服,否则,症状不仅会反弹,而且会比服药前加重。

  合理用药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其宗旨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度和方便地使用药物。药师在这里提醒广大老年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复诊,尤其是多重用药的老年人,最好能定期能去多重用药的门诊审核一下自己所有服用的药,让药师把把关,目标是服用最少的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小的不良反应。

  最后,天津体检专家告诉大家不要相信广告推销的所谓"灵丹妙药"或"祖传秘方"”,到正规医院和药房拿药,以免上当受骗。


核工业(天津河东)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推荐